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37章(1 / 2)

事实当然不是这样的。

早就有人提出气动管道的隐患,但为了收发信息的便捷与高效,大家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

现在炸了,谁和你讲事实,反正得有人承担错误。

克莱长官本想挑一个没眼色又没能力的推出去顶雷,没想到最看好的麦考夫居然说这番话,是要主动担责。

别以为他看不出来,麦考夫说是担责,其实是想名正言顺地躲懒。

“你啊!”

克莱长官无奈地摇头,麦考夫真是不忘初心。“你一直这样有趣。行吧,我会好好考虑的。”

克莱说考虑,基本上就是同意了。

麦考夫看到钱多、活少、离家近的岗位在招手,颇有动力地开始投入到现场勘察中。

克莱长官转身出门,眼底闪过笑意。

是金子就要让他发光,而年轻人想调去其他部门沉淀一下也行。先过一年轻松日子,更有时间熟悉整个系统的人事,将来被推举去内阁秘书处时能更游刃有余。

麦考夫准备检查爆炸现场。

正要动手,低头看向指尖皮肤。眨眨眼,先折返办公室去取一副手套。

默念人名‘雷斯垂德’。

通过非常规手段,了解到这位警员在沃尔案里做过指纹痕检,不知他怎么会有这种科学论认知。

苏格兰场,雷斯垂德今天夜班。

他可怜的鼻子,不知道为什么一阵又一阵地发痒。

一定是最近的鬼天气导致的。阴晴不定,时冷时热。

上帝保佑,他可别感冒了。

麦考夫用四十分钟完成了对爆炸现场的全部勘测。

门与窗没有损坏痕迹,不存在暴力入侵分拣室的可能性。

室内出现了显然不属于这里的东西。

——一些机械结构金属零件残片,比如弹簧、发条、齿轮等物品。

这些碎片上附着微量的高锰酸钾粉末残余。

高锰酸钾是危险品。与过氧化氢、浓硫酸等混合后,极易引起爆炸

不是人人都了解这种知识,但有心想掌握类似技能,不必进入学校学习。

书店里出售相关刊物,介绍化学论与实验操作。书上的步骤不一定清晰,但多试几次又没被炸死,可以调配出想要的炸弹当量。

伦敦对这类实验原材料的监管不算严格。

比如砒霜用作毒鼠药,能随意买卖。

有人将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溶液用于外伤清创,所以钱到位,在药剂铺就也买到它们。

麦考夫将爆炸碎片逐一收集。

比起爆炸物原料的较易获得,装载弹药的精密容器只能手工定制。

投弹者至少要制作一个延时装置,甚至是定时装置。

先将高锰酸钾与强氧化剂分装在两个区域。

间隔板与机械臂相连,在齿轮缓慢转动、弹簧发条收缩到某个位置时,间隔板被抽离。化学反应发生,最终引发爆炸。

这类装置无疑是精密的,需要高超的机械技术。

再看装载爆炸机关的外盒。

拼凑残片可以确定盒子以橡胶制成,前部附有毛毡作为缓冲垫,就是气动管道使用的普通传输盒。

伦敦地下的气动管道错综复杂。

管道不拥堵的情况下,这种小盒子的传输速度很快,15秒走一百米。

麦考夫暂时不能肯定投弹者是算准时间让爆炸发生在外交部办公楼,还是只求一炸,随便炸到哪里都行。

选择不同的爆炸点,投放盒子的位置势必不同,对倒计时装置的细节把控也有差别。

也不能排除一种可能。

盒子不是从经由管道运输,而是有人直接手动放到分拣室。

这只传输盒不是全新的,有一两年的使用痕迹。却无法证明在爆炸发生前,它曾经通过气动管道。

盒子没有钢印标号,同一公司生产的外观一致。由于在管道内运输时摩擦生热,也不适合在盒子外部粘贴纸质标签。

在日常的电报工作中,弄丢几只空盒是司空见惯的事。只要不是一丢几十只,也不必去登记损耗。

换句话说,投弹客能够通过某种渠道,不引人注意就获得旧传输盒。

目前还能确定另一点。不明嫌犯对电报线路有一定专业认知,且有机会接触到电报系统。

假设炸弹通过管道传输,投放者要能接触到与外交部办公楼相连的气动管道线路。

以上这些线索却无法立刻快速缩小范围。

盒子传入白厅,不仅走点对点的直线传送,每天也有大批量的消息需经过好几个电报中转站进行转运。

中转站不只负责传递政府单位消息,也有商业运营线路。那意味着雇佣的电报员有成千上万,那些人都可能是嫌疑人。

精密的自制炸弹机关,足见不明嫌犯绝非冲动作案。

如果他是中转站的员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